投资久了会不会“认知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疲劳”?

2025-10-14

  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投资久了会不会“认知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疲劳”?

  基金经理把投资当成全职工作,有团队、有系统、有KPI。而我们个人投资者,往往在本职工作和家庭事务之外,还要扮演一个“迷你基金经理”的角色——研究策略、追踪行情、做决策、复盘、承受波动。这种长期高投入的精神消耗,会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厌倦?

  我自己现在就有点这种感觉:看盘、研究数据、调仓已经从“兴趣”变成了“任务”,有时甚至像在加班。

  投入了很多时间,却没什么提高,早就倦怠了,操作的越来越少,长期持有就好了。

  开始投资的第一二年,在网上到处看各种招式,然后再到K线图里去复盘,研究各种战法,乐此不疲。

  第三四五年皈依价值投资,从图书馆借了一大堆投资书,平均每个月7本书的速度看了三年。

  第六年至今是第十三年,这八年时间没再打开过一本投资书,发现玩那么多花活没用,花那么多时间研究也没什么提高,真正赚钱的方法就是长期持有一些公认的大众情人,不需要自己去费力研究,折腾太多反而对收益有害。

  我总结做投资有两种赚钱方式,一种是事件型的挖金矿,一种是成长型的种苹果。

  挖金矿要能认清山川地脉,挖到一个金矿,挖完之后再寻找下一个,挖金矿天天都要不停的寻找,对专业知识要求高。

  种苹果是守着苹果树,每年都能收一波苹果,一两个月不看苹果树都没事,因为业务非常简单,看懂不需要多少知识。

  我做的是种苹果,收益不如挖金矿赚的多,胜在清闲,收益可以预估,心理波动小,不会破防。

  投资很多很多年了。从我的情况看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投资的收益日趋稳定,花在投资上的精力却越来越少。

  在我看来,从心惊肉跳、处心积虑、反反复复到越来越稳,是每个投资人成长的自然过程。

  回头看看,年轻时的打拼,也就混个开户的本金。生活的开销,孩子念书,度假的房子,都还是市场的赏赐呢。

  搞投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如果能维持在舒适的范围,也就摆脱了焦虑疲惫了。

  长年复盘和煎熬,心理建设,确实有些审美疲劳,觉得没啥新意。但理智告诉我,要重复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到处学新的东西。

  2013年入市,28万起步,目前盈利超过3000万(中间有加本金约300万,后来已经取出,详情不赘述),这个成绩以前根本不敢想。

  我在2021年赚到第一个1000万,兴奋了一阵子,今年盈利累计突破3000万,完全没有兴奋。

  亏钱的痛感却越来越犀利。之前回撤20%甚至爆仓屁事没有,现在回撤20%呼天抢地。

  个人感觉那是你现在投资不顺利吧,我只有在连续亏损情况下才会会产生,最近好几年一直顺风顺水我一直感觉精神抖擞,每天都盼着股市开盘帮我赚钱。

  我是这样理解的,任何一样工作,时间长了都会很无聊,所以像巴菲特这种天生投资圣体,极度稀缺。

  普通人,没有什么投资天份,经过几年摸索,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然后基本可以用一辈子。

  2015年4月,培训班老师发现学员不认真上课,都在看股票,顺便分享他自己的经历,每隔几年就做一次,跌到都没有人说话了,买入,涨到很热闹的时候,就卖出,盈利的钱全部买金条,当时我连炒股都没入门,对这个老登嗤之以鼻,结果人家才真牛逼。

  还有一种,比如我了,其实对投资根本没啥兴趣,主要是有家庭有娃了,对金钱需求太大,被逼的!

  我更喜欢跑步,徒步,户外,如今快50了,想起当年在云南,看到老人坐在椅子上,上午对着东边的太阳,下午把板凳转180度,对着西边的太阳,这才是真正的王者。

  全职6年了,目前没有倦怠的现象,前几年都是研究策略为主,我比较朴素就是看书,然后网上找相关的文章,然后用数学模型回测历史数据,看可行性,然后实践。书一般就是去图书馆,把相关的书籍大概过一遍,然后买觉得不错的回家精读。期间需要什么就看什么书籍,比如统计学,微积分这些需要用到的知识。后面就是主要的投资品种。我的顺序是这样的,基金-可转债-股票-期权。比如基金,我这段时间就一直看关于基金的书籍,直到实践后能按照预期来盈利。策略制定的目标,1:盈利的可能性。2:执行简单。比如定投,可转债双低轮动。剩下的时间就是找个兴趣爱好了,我是喜欢玩游戏,炉石传说,回合的,操作完看看行情,两不误。还有就是锻炼身体。可能我面对倦怠的方式就是减少信息的录入,尽量按照策略走。减少行情波动带来的情绪变化。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优化策略和开发,而不是行情上面,这样就很自在了,经常会有新的东西出来,也不会受到行情的起伏影响情绪和操作。

  我是把投资作为终身爱好来看待的,所以目前还没有倦怠的感觉,不停折腾、优化、迭代中,甚至用python开发了很多监控系统和情绪指标来辅助,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也许永远学不完,关键是自己真的喜欢这个事情。

  学习和研究,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前期要学习很多东西,要不断的进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你只有付出而获益却不明显,所以很容易会觉得累,觉得疲,有些人甚至会坚持不下去,这就是厚积的阶段。而且大部分人可能会永远都处于这个阶段,不得其门而入。如果某一天你突然领悟了,找到了正确的路,就会发现你只要用很少的知识,用很少的精力,就能源源不断的产生收益,这就是薄发的阶段。这个时候你只会兴奋,甚至上瘾。

  非全职投资很多年,从2020年到现在每年都保持盈利,本金逐渐追加中。行情好的时候天天看盘,行情不好的时候随便看看。没觉得累,每天上网看看新闻而已,偶尔考虑是否换股。更多的关注是在所持有的股票上,其它有兴趣的只是适当关注走势。标的少,所以真的不花多少时间。

  今年感觉所在的公司越来越差了,部门也是各种风生水起。搞不好,以后就得全职混股圈了,但考虑即使是全职也没必要天天盯着,做的都是中长线点喝一下,觉得盘面不动,下午都没必要看了。该买菜买菜,该溜达溜达。我是这么想的。

  不会吧,每天看一次集思录,能花多久,平均一天几分钟,哪有那么多要研究的,又不是行业大佬,研究也没有用啊。就买股票时看一下,也无非几分钟一个股票而已。可转债要比较哪个便宜,挑一个到要几十分钟。我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把投资说得那么复杂,让新股民要多走那么多弯路。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华体会体育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