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涉敛财风波”后受访:华体会- 华体会体育官网- 体育APP下载后半生理想做社会企业
2025-08-12华体会,华体会体育官网,华体会体育,华体会体育APP下载李亚鹏接受媒体访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民政局纵容下违规注册疑借公益敛财”这是中国公益界知名挑刺达人周筱赟在2012年12月18日发出的一条涉及李亚鹏的微博。 很快,李亚鹏和他的北京市
李亚鹏:我们嫣然天使基金会目前募款超过两亿,其中的80%甚至90%来自于不超过100人,都是通过我们的慈善晚宴募集到的。
我们也做大众筹款,比如在腾讯网捐也开了一个窗口做月捐,一块钱、两块钱,十块钱,网上捐款的量都不大,所以公众对于公益的参与需要我们的引导,给我们捐钱的人几十万是有的,但是他们的量少且持续性也差。
李亚鹏:我们不再把慈善晚宴作为募款的主要的来源,我们要调整募款的方式,怎么样推动家庭的月捐呢?网络我们会继续推广,但是不是我们主要的诉求,网络的募捐有它的优势,就是便利、快捷,但是因为网络的关系很难和捐赠人有情感的发生,很难有感性的建立,今天我看到了捐就捐了,不捐就不捐了,但是因为便利性,持续性和黏性是非常差的,我们未来要做嫣然天使会。
我认为十年以后,哪一家公益机构才是领先和先进的公益机构,除了在公益项目的选择上要体现你的智慧之外,拥有固定的、稳定的捐赠群体的数目,才是衡量一个基金会,一个公益机构实力的标准。
向我们捐款的爱心人士,其中有捐赠一百块一年的,有年度捐赠一千块的,有年度捐赠一万块的,他们都是天使会会员。但是有一个前提,你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捐赠,我们希望你每一年可以帮我们募集到天使会的会员,在你的同学和朋友当中,我们有一个口号是让我们爱,让我们一起去爱,让我们去传递爱。
李亚鹏:首先,我觉得引导是必须的。举一个例子,有一种玫瑰花叫rose only,是市场上最贵的玫瑰花,一生只送一个人,不允许送第二个人,这是一个电商打出的理念,虽然很贵,但销售成绩非常好!
我们和他们合作生产了嫣然之花,并将花放在他们的平台售卖,我们在花里面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捐赠卡,我们的客户也了解到,给朋友送一个花,里面有捐赠卡,不但送了花,还有一个公益的捐赠,这是一个理念的引导。我们的花刚刚上线,叫公益之花,每天大概有两万的销售额,以后更多的花的品种上来之后,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购买。
同时,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推动的,在南美阿根廷,一个母亲的女儿得了唇腭裂,没有钱治疗,于是她到广场上,这引起很多人陪她在那里,最终她的行为甚至推动了国家出台一个法令,唇腭裂儿童全部买单。
今年1月份唇腭裂刚刚被列入我们国家大兵医保的目录里面,谁又知道多年前患这种病甚至连残疾人都不算。不敢说国家的立法是嫣然的原因,但是至少在过去的七年当中我们发挥了一些能量。
记者:嫣然基金如今的发展已具规模,为何还要挂靠到红十字会下,而不成立自己的基金会呢?
李亚鹏:因为嫣然是做医疗救助的,红会在全国有很多资源,在为我们寻找患儿,包括后期救助都有很大帮助,也因此,我们是同类基金或者基金会中效率最高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我们的救助成本。
举一个具体例子,做唇腭裂患儿全额救助的只有我们跟李嘉诚基金会的“幸福微笑”行动,但我们每例的平均花费在7000多元,但他们的花费超过万元。
寻求独立,寻求更大自由空间,也会带来自我们监管的风险。当我们有一个主管机构的时候,会多审批流程,但对于基金的安全和稳定同样有帮助,我们不需要去自我设置层层监管审批制度,省去了很多责任和风险。
再一个是,我们有了嫣然儿童医院,这是一个有独立法人的机构,这也使得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自主的权利。
记者:您此前曾宣布,嫣然天使儿童医院有望在2015年实现收支平衡,作为一个在中国没有样本的社会企业,你们如何实现的?
李亚鹏:我们医院是儿童全科,到医院治疗的贫困唇腭裂儿童是全免费的,其他方面都会收费的。
记者:从2012年到2015年这么短时间就能实现收支平衡,是特别难得的,这个经验可以向社会分享吗?或者说主要的经验?
李亚鹏:嫣然天使儿童医院在创院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中国的医疗改革上做一些实验。利用国家给我们的政策支持,因为我们是一个基金会办的,民办非营利性,我们的特性与其他医院都不同的;第二个我们在收费的模式上,明年可以看出来我们在一些收费模式上是利用了自身的一些资源整合,创造了一些非常新颖的收费模式,这个很难一下子,太复杂了。
记者:您是怎么看待依托网络的各种微公益项目,嫣然天使基金会考虑做类似项目么?
李亚鹏:互联网肯定是给公益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不同的公益项目有其所适合的传播方式,对嫣然而言,我们一方面运用这种网络平台去做理念的推广和募款,但我们更注重的是线下现实生活中的推广,我们的重心不在网络。
李亚鹏:我已经把社会企业定位为我人生的一个方向,因为我经历过商业,我做过公益,我觉得我的经历和感受很适合做社会企业的事情,做两者兼而有之的机构。
李亚鹏:中国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社会企业的登记制度,严格意义上讲,我们也没有相应税收的政策。在国外,比如英国,他是有社会企业上市的证券交易所的,英国的社会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每年的GDP占到了英国GDP总值的1%,就业人口占到了就业总人口的5%,这其实充分地弥补了,原来社会当中某些现有的制度之下的死角,或者是不能覆盖的人群,对社会企业撬动,社会企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它的出现可以更好地完善我们现有的商业制度,公益制度也好,一定是这样的一个驱动。
李亚鹏:比如我们正在做的中国书院,我们没有社会企业的登记制,但有商业公司的登记制,有公益机构的登记制。
于是我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一个基金会,并在工商局登记商业公司中书控股,这二者是有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的,彼此是有更好的资源可互补的,比如基金会会给企业输出文化的资源,因为基金会聚集了中国最好的传统文化的资源,包括台北故宫、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很多加入到基金会里来的这些专家,可为我们聚集很好的文化资源,让他们在商业的舞台上找到一个很好的空间,反过来商业公司购买公益机构的服务。
我们的模式兼具了商业和公益,用一个纽带和共同的目标凝聚在一起,商业,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商业的税收等政策,公益机构我也可以找到公益的政策,我们可以用公益的办法在中国做社会企业的探索。 (对话部分内容来自李亚鹏讲座现场)
此文是为《新京报》发表于今日(1月16日)的公益特刊而采写的关于李亚鹏专访的初稿,因版面有限最终发出来的内容尤其有限,尤感遗憾。
恰逢近期李亚鹏遭质疑风波续集不断,希望将此初稿贴出来,展现鄙人视角中的李亚鹏,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李。
第一代青春偶像代表,其代表作品有《射雕英雄传》。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会主任、义工。北京嫣然天使儿童院的发起人,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法人,北京中书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